抵達加賀,溫泉鄉的初印象
從金澤搭乘列車一路南行,穿過平原與稻田,列車逐漸駛入加賀溫泉鄉。山代溫泉自古以來就是名人聚集之地,據說連俳聖松尾芭蕉都曾在此停留。當我走出車站,微微的硫磺氣息隨風而來,提醒我已經踏入泉鄉的懷抱。
抵達界 加賀時,館舍以深色木材與白牆建構,低調而莊重。推門而入,大廳一角的九谷燒花器在燈光下閃耀著瑰麗的色彩,那一刻,我感覺自己不是進入一間旅館,而是走進了加賀百工的藝廊。
建築與工藝的對話
界 加賀以「工藝美術館」為概念設計,處處可見加賀的匠心。
大廳的天花板以加賀友禪染布裝飾,色彩斑斕卻不顯喧囂;走廊的燈罩則採用九谷燒陶瓷,燈光透過釉色散發柔和光暈。房間內的拉門上描繪著山水與花鳥,工筆細膩。
我最喜歡的,是館內特設的工藝展示角落。九谷燒的鮮豔色彩、山中漆器的沉穩光澤,每件作品都讓人駐足凝視。這裡不僅是住宿的地方,更像是一座小型博物館,讓旅人隨時與藝術對話。
溫泉裡的流光
山代溫泉歷史悠久,泉質屬 鈣鈉硫酸鹽泉,泉水清澈,帶著淡淡的礦物氣息。據說能促進血液循環、滋潤肌膚,因此自古被稱為「美人湯」。
大浴場設計成開放式空間,窗外是一片庭園。白天,陽光穿透樹影,灑在泉水上;夜晚,石燈籠的光映照著水面,靜謐深遠。露天風呂則環繞在日式庭園中,泉水氤氳,四季景致各異:春有櫻花,夏有新綠,秋有紅葉,冬有白雪。
我選擇在夜晚泡湯。水溫剛好,蒸氣升起時,能看見星空隱約閃爍。那一刻,泉水像是時間的容器,承載了千年的歷史與片刻的寧靜。
餐桌上的加賀四季
晚餐會席料理是整個旅程的另一個高潮。
前菜以加賀野菜小鉢揭開序幕,水菜、金時草、源自加賀的赤皮南瓜,色彩鮮明,口感爽脆。接著是來自日本海的刺身盛合:甜蝦、鰤魚與當季白身魚,鮮度極佳。
冬季造訪時,我有幸品嚐到北陸代表的 加能蟹。蟹肉緊實鮮甜,蟹黃濃郁,無論是清蒸或入鍋,都令人難忘。另一道則是用九谷燒陶器盛裝的燉煮料理,器皿與食材的相互輝映,讓餐桌成為工藝的舞台。
甜點則以加賀棒茶製成的冰淇淋收尾,茶香清雅,帶著一份土地的溫度。早餐也別具特色:烤魚、溫泉蛋、當地味噌湯,搭配香氣濃厚的加賀米,樸實卻充滿力量。
四季與文化的共鳴
界 加賀的魅力不僅在於溫泉與美食,更在於它與加賀文化的緊密連結。
春天,庭園裡的櫻花盛開,館內會舉辦花見茶席。夏天,旅人可穿著浴衣參加加賀舞欣賞,輕快鼓聲與舞步令人沉醉。秋天,紅葉鋪滿庭園,館內舉辦九谷燒繪付體驗,讓旅人親手感受工藝的細膩。冬天,雪覆屋簷,館內則會準備熱燗與圍爐聚會,與旅人分享北陸冬夜的溫暖。
這些體驗不只是娛樂,而是一種深入土地的方式。它們讓我不只「看見」加賀,而是「感受」加賀。
適合停留的人
-
情侶:九谷燒燭光下的晚餐、夜晚泉水中的星空,是浪漫的最佳註解。
-
家庭:工藝體驗適合親子,泉水適合長輩,能共享溫暖時光。
-
文化愛好者:加賀友禪、九谷燒、山中漆器,這裡是工藝愛好者的天堂。
-
饕客:加能蟹、日本海鮮與加賀野菜,餐桌即是北陸的縮影。
-
深度旅人:想同時沉浸於溫泉與文化,這裡是不二之選。
在工藝與泉水間告別
離開界 加賀的那天清晨,庭園裡還殘留著夜雨的水珠,閃著晨光。我最後一次回望那隻九谷燒花器,它色彩依舊鮮明,如同這趟旅程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記。
界 加賀,不只是溫泉旅館,而是一座讓工藝與泉水相互呼應的藝術舞台。它讓我明白,旅行不只是放鬆,而是一種與土地的文化對話。
📌 如需訂房,請洽福洋國際旅行社